转眼快到3月份了,疫情有了很多好转的消息,但是权威机构都表示未到疫情拐点,未到结束“隔离”的日子。
复工已经第二周,发现人们已经开始接受疫情对于出行的限制,原本乘坐公共交通上班的同事,大多数都更换了出行方式,有车的开车上班,有证无车的租车上班,没有证的蹭车或者拼车上班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两个之前没有太过关注的领域引起我的关注,一个是租车行业,一个是汽车后市场。这两个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疫情下人民的出行。当公共交通成为风险更大的出行方式后,轿车无疑会满足人们上班通勤等必需的出行需求。
一、疫情后,租车市场的发展机会
首先,我们来说说说租车市场。
近日,租车行业开启打折季,各个不同经营模式的租车平台都开始降价,日租价格下降幅度都超过50%,降价能否在疫情中给租车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呢?
神州租车推出了复工套餐,“包周低至350元,包月低至1350元”,平均一天低至50元。此外,神州租车还针对公司复工,制定了包车接送等商务方案。分时租赁公司摩范出行也推出了自己的政策,其宣称通勤套餐“每日只要69元”。
除了直接降价,周租、月租、工作日套餐、超值长租等形式的租车,都成为租车的热门营销方式。
在疫期制造租车用户的增量看似艰难,实则比往常更有优势。
一般而言,租车公司的很大一部分营收来自于短期出游需求,比如春运时期或者旅游旺季,更多的需求在于短租市场,而经过这一次疫情,通勤和长租的稳定性和重要性得以显现。能否抓住这一机会,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思路
1、降价措施常态化运营后,培养具有租车上班习惯的新用户
从租车市场本身来看,租车需求空间依旧是巨大的。拥有驾照的人数与汽车保有数据仍差距很大。据公安部统计,截至2018年底,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.4亿辆,比2017年增加2285万辆,增长10.51%。但比汽车保有量增长更快的是汽车驾驶员数量,2018年全国汽车驾驶员数量已经超过3.7亿人。此外,因部分地区限购限行政策的出台,导致居民的用车需求更加难以满足,租车出行仍旧是补充出行方式的选择之一。
在疫情影响下,租车通勤已经成为了一部分高频且刚需的出行方式。而如何留住这部分客户,让客户确实感受到用这个租车带来的“爽点”就是各大租车平台应该考虑的了。
以往租车最容易被诟病的点就是价格不透明、广告宣传价格和实际租车价格不符,如果能在这次降价措施中,在保证运营成本的情况下,让客户对价格满意,最大限度的留住客户。
2、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,垂直渗透2B市场
企业用车市场也是租车平台可以盘活的市场。限购的头两年,企业公车可能还够用,但是如今近三年成立的企业,注册资金几个亿也得去摇号,新入职的95后员工也没有私车,企业用车成为很大的难题。
增加企业租车套餐,与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,也帮助企业有效管理、调度车辆,控制成本。
3、保证车辆运营调配,维持长、短租的平衡
在租车行业,出租率越高,运营的效率就越高。疫期的出行限制导致库存车需求骤降,出租率相比平常大幅下降。加上不能及时回收也不能按市价出租的车辆,进一步拉低了出租率。
如何配比长租车辆和短租车辆,维持长租、短租车辆的平衡,保证车辆都最大限度投入运营,这就是租车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点了。
租车行业在疫情危机中,其实是“危”与“机”并存的,如何把握住机会,弯道超车,把握住通勤和长租市场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方向。
二、汽车后市场能否逆风翻盘
2018年汽车市场增长率停滞,存量市场开始,后市场即将到来;随着非主机厂授权的生产或经销商技术和质量的提升,给非4S店零配件带来更多的可能。
据了解,在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链中,汽车后市场占比已经达到了五到六成,而我国才仅有一成。
防疫复工期间,大家开始意识到私家车私人用车还有一项“卫生”优势是公共交通永远无法达到的,而只要有了车,那后期的保养一系列的市场就打开了。
车主在买车后需求的细节保养、健康洗车、改装翻新、快速维保、以养代修、智能安全电子等等一系列的在疫情期间可能不会那么急迫,但是也还是必须的。
在疫情影响下,洗车,消毒,内饰,这是一台车是否健康卫生的表面工作,也是基本工作。但是这也是个矛盾,如果有接触,有病毒,你再清洗也没有用,如果没有病毒,没有接触,这消毒清洗也就没有迫切的需要,还是回归到原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。可能在卫生意识上有所增长,因此也并不具有普遍性。
还有室内外通风过滤的空调滤芯,能不能过滤病毒这也是一大重要关口,能整车消毒的话,也不在乎哪个部位,如果有病毒,就算能过滤,这么说其实也不敢开空调或者鼓风机,因为出风口就对着脸,哪怕溜进来一丁点也是危险的。但这个时候只要你推荐,更换的意识肯定会有。当然,还有其他的由于长时间停放而产生的问题,类似电池亏电,静止后的启动问题,电路故障问题,肯定也会存在。
而对于后市场的企业来说,疫情期间如何抓住客户:
1、对于车主的教育和影响
车主宅在家里,对互联网和外界资讯的依赖程度大增,正是影响和教育车主用车养车的好机会,通过有计划、有节奏的向车主介绍健康用车知识的机制,持续性潜移默化影响车主用车养车习惯,先行一步在车主心目中打下可靠信赖的第一印象。
2、推进“无人化”场景,激活消费需求
防疫时期,无接触服务受热捧,无人便利店、无人机器人、无人售卖机等无人场景成了最佳选择。据智能洗车数据来看,疫情全国爆发后,尽管线下零售、餐饮等服务行业受到重创,但无人值守智能洗车机却带来了惊喜。
相较与传统洗车,智能无人洗车在防疫阶段的优势凸显,设点在加油站、商场、写字楼等公共场所,24小时全天营业,无需预约及排队,用户手机扫码支付洗车费用后启动洗车机器,全程无需人工运作,进口的洗车设备、洗车液,以及科学的洗车流程,实现5分钟内就可使汽车焕然一新。未来“无人化”会进一步向汽车后市场多种服务场景中渗透。
3、“线上获客”对“传统获客”的加速替代
经历这次疫情,很多企业才发现“线上获客”能力的重要性。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,都必须拥有一种从线上获客的能力,传统的获客方式无非是电话、广告、分销等等。但是这些模式的主动权越来越小,而且成本将越来越高。
线上获客的本质,是靠内容引流获客,未来各种线上平台会越来越开放,汽车后市场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工具创造各种图文、短视频等形式的内容去增加与客户的关联度。
非常时期,有非常机会。17年前的非典时期,京东、阿里等逆市而起,这次疫情对一些行业来说,同样将是一次新的机遇。短短一两个月时间,让租车、汽车后市场等出行生态纷纷暴露缺点,又纷纷进行针对性改进。对于疫情之后的人们来说,未来的汽车市场一定会更加舒适、健康与安全。
-END-
转眼快到3月份了,疫情有了很多好转的消息,但是权威机构都表示未到疫情拐点,未到结束“隔离”的日子。
复工已经第二周,发现人们已经开始接受疫情对于出行的限制,原本乘坐公共交通上班的同事,大多数都更换了出行方式,有车的开车上班,有证无车的租车上班,没有证的蹭车或者拼车上班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两个之前没有太过关注的领域引起我的关注,一个是租车行业,一个是汽车后市场。这两个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疫情下人民的出行。当公共交通成为风险更大的出行方式后,轿车无疑会满足人们上班通勤等必需的出行需求。
一、疫情后,租车市场的发展机会
首先,我们来说说说租车市场。
近日,租车行业开启打折季,各个不同经营模式的租车平台都开始降价,日租价格下降幅度都超过50%,降价能否在疫情中给租车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呢?
神州租车推出了复工套餐,“包周低至350元,包月低至1350元”,平均一天低至50元。此外,神州租车还针对公司复工,制定了包车接送等商务方案。分时租赁公司摩范出行也推出了自己的政策,其宣称通勤套餐“每日只要69元”。
除了直接降价,周租、月租、工作日套餐、超值长租等形式的租车,都成为租车的热门营销方式。
在疫期制造租车用户的增量看似艰难,实则比往常更有优势。
一般而言,租车公司的很大一部分营收来自于短期出游需求,比如春运时期或者旅游旺季,更多的需求在于短租市场,而经过这一次疫情,通勤和长租的稳定性和重要性得以显现。能否抓住这一机会,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思路
1、降价措施常态化运营后,培养具有租车上班习惯的新用户
从租车市场本身来看,租车需求空间依旧是巨大的。拥有驾照的人数与汽车保有数据仍差距很大。据公安部统计,截至2018年底,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.4亿辆,比2017年增加2285万辆,增长10.51%。但比汽车保有量增长更快的是汽车驾驶员数量,2018年全国汽车驾驶员数量已经超过3.7亿人。此外,因部分地区限购限行政策的出台,导致居民的用车需求更加难以满足,租车出行仍旧是补充出行方式的选择之一。
在疫情影响下,租车通勤已经成为了一部分高频且刚需的出行方式。而如何留住这部分客户,让客户确实感受到用这个租车带来的“爽点”就是各大租车平台应该考虑的了。
以往租车最容易被诟病的点就是价格不透明、广告宣传价格和实际租车价格不符,如果能在这次降价措施中,在保证运营成本的情况下,让客户对价格满意,最大限度的留住客户。
2、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,垂直渗透2B市场
企业用车市场也是租车平台可以盘活的市场。限购的头两年,企业公车可能还够用,但是如今近三年成立的企业,注册资金几个亿也得去摇号,新入职的95后员工也没有私车,企业用车成为很大的难题。
增加企业租车套餐,与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,也帮助企业有效管理、调度车辆,控制成本。
3、保证车辆运营调配,维持长、短租的平衡
在租车行业,出租率越高,运营的效率就越高。疫期的出行限制导致库存车需求骤降,出租率相比平常大幅下降。加上不能及时回收也不能按市价出租的车辆,进一步拉低了出租率。
如何配比长租车辆和短租车辆,维持长租、短租车辆的平衡,保证车辆都最大限度投入运营,这就是租车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点了。
租车行业在疫情危机中,其实是“危”与“机”并存的,如何把握住机会,弯道超车,把握住通勤和长租市场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方向。
二、汽车后市场能否逆风翻盘
2018年汽车市场增长率停滞,存量市场开始,后市场即将到来;随着非主机厂授权的生产或经销商技术和质量的提升,给非4S店零配件带来更多的可能。
据了解,在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链中,汽车后市场占比已经达到了五到六成,而我国才仅有一成。
防疫复工期间,大家开始意识到私家车私人用车还有一项“卫生”优势是公共交通永远无法达到的,而只要有了车,那后期的保养一系列的市场就打开了。
车主在买车后需求的细节保养、健康洗车、改装翻新、快速维保、以养代修、智能安全电子等等一系列的在疫情期间可能不会那么急迫,但是也还是必须的。
在疫情影响下,洗车,消毒,内饰,这是一台车是否健康卫生的表面工作,也是基本工作。但是这也是个矛盾,如果有接触,有病毒,你再清洗也没有用,如果没有病毒,没有接触,这消毒清洗也就没有迫切的需要,还是回归到原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。可能在卫生意识上有所增长,因此也并不具有普遍性。
还有室内外通风过滤的空调滤芯,能不能过滤病毒这也是一大重要关口,能整车消毒的话,也不在乎哪个部位,如果有病毒,就算能过滤,这么说其实也不敢开空调或者鼓风机,因为出风口就对着脸,哪怕溜进来一丁点也是危险的。但这个时候只要你推荐,更换的意识肯定会有。当然,还有其他的由于长时间停放而产生的问题,类似电池亏电,静止后的启动问题,电路故障问题,肯定也会存在。
而对于后市场的企业来说,疫情期间如何抓住客户:
1、对于车主的教育和影响
车主宅在家里,对互联网和外界资讯的依赖程度大增,正是影响和教育车主用车养车的好机会,通过有计划、有节奏的向车主介绍健康用车知识的机制,持续性潜移默化影响车主用车养车习惯,先行一步在车主心目中打下可靠信赖的第一印象。
2、推进“无人化”场景,激活消费需求
防疫时期,无接触服务受热捧,无人便利店、无人机器人、无人售卖机等无人场景成了最佳选择。据智能洗车数据来看,疫情全国爆发后,尽管线下零售、餐饮等服务行业受到重创,但无人值守智能洗车机却带来了惊喜。
相较与传统洗车,智能无人洗车在防疫阶段的优势凸显,设点在加油站、商场、写字楼等公共场所,24小时全天营业,无需预约及排队,用户手机扫码支付洗车费用后启动洗车机器,全程无需人工运作,进口的洗车设备、洗车液,以及科学的洗车流程,实现5分钟内就可使汽车焕然一新。未来“无人化”会进一步向汽车后市场多种服务场景中渗透。
3、“线上获客”对“传统获客”的加速替代
经历这次疫情,很多企业才发现“线上获客”能力的重要性。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,都必须拥有一种从线上获客的能力,传统的获客方式无非是电话、广告、分销等等。但是这些模式的主动权越来越小,而且成本将越来越高。
线上获客的本质,是靠内容引流获客,未来各种线上平台会越来越开放,汽车后市场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工具创造各种图文、短视频等形式的内容去增加与客户的关联度。
非常时期,有非常机会。17年前的非典时期,京东、阿里等逆市而起,这次疫情对一些行业来说,同样将是一次新的机遇。短短一两个月时间,让租车、汽车后市场等出行生态纷纷暴露缺点,又纷纷进行针对性改进。对于疫情之后的人们来说,未来的汽车市场一定会更加舒适、健康与安全。
-END-